"建筑模板行业的变迁 46岁的林明清是北京*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模架工程公司的党总支书记。从1983年由基建工程兵转工以来,他一直在建筑施工*与模板打交道,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对建筑施工中离不开的模板的变迁有着较深的感触。 46岁的林明清是北京*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模架工程公司的党总支书记。从1983年由基建工程兵转工以来,他一直在建筑施工*与模板打交道,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对建筑施工中离不开的模板的变迁有着较深的感触。" 提起刚转工时使用的模板,林明清印象深刻:那时使用的叫组合钢模板。虽然钢模板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形状,随意组合和拼装,但是现场支模时间长,拆模时间也长,另外砼平整度不是很好,需要二次装修。“工人们都在露天作业,每使用一次,全部都要靠铁锤敲平,劳动强度特别大。” 1993年以后,地区设计出了可适用那个时期建筑结构的标准大模板。大模板可以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设备以及施工方案,实现工厂化组合拼装,同时模板的主要部件实现了标准化,可以反复多次使用。“模板整体吊装方便,大大缩短了支模和拆模的时间,打出砼平整度比较好。但由于模板是固定的,只能适用于规范的建筑设计,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它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受到局限。”林明清这样形容标准大模板。 现在,建筑设计越来越复杂,单纯的大模板已经无法适应施工要求。比如举世瞩目的‘鸟巢’,就以另类、异形着称。但它的*特设计,也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而更进一步的异形模板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由**公司现场设计不同的模板。为了在现场支撑异形模板,现在已经广泛使用了碗扣脚手架。” 据老林介绍,模架工程公司是在1994年引进的碗扣脚手架,碗扣型多功能脚手架*创了带齿碗扣接头,不仅在三维方向具有较**的力学强度和自锁性能,而且拼拆较为**、省力,*避免了螺栓作业和零散扣件,能方便地组装成多种尺寸和荷载力的脚手架以及各种支撑力架。 工人们现在干活的强度和过去相比可真是天壤之别。现在是在工厂提前加工完成之后运到施工现场由工人们拼装,接头拼拆速度比常规快5倍以上,同时由于拼架*避免螺栓作业,所以大大提高了可操作性和安全系数。” 老林说,由于它的使用范围广、频率高,所以维修又成了让人挠头的事。如何进行维修和保养?近几年,林明清所在的团队不断尝试着技术改造,终于有了进展。由他们自发研制的“扣件维修机”、“碗扣件调直机”等设备,大大减轻了工人的维修劳动强度,工人只需按动电钮,机器转动便代替了工人敲打。 林明清所在的模架工程公司较近又重新调整了模板车间、维修车间,实现了模板设计、维修、拼装一条龙服务。“看着模板的变化一次次提升着施工速度,造出了那么多漂亮的建筑,心里就在想,明天的模板会是什么样的?这个时代变化得真是太快了。”老林慨叹道。